劉明月:拒幫訂盒飯就是“離經叛道”嗎?
作者:劉明月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與90后的消費行為同樣備受社會輿論矚目的,還有90后迥異的職場行為。隨著90后步入職場,90后閃辭、90后工作不靠譜、90后難管理的新聞也不絕于耳。在被媒體稱為“90后入職元年”的2012年,一則“90后實習生拒幫老師訂盒飯”的帖子曾引發(fā)熱議,事情的經過是在一次策劃會上,部門主任對一名90后實習生說:“麻煩你開完會給大家訂盒飯,按人頭,我請客。”結果該實習生很認真地說:“對不起,我是來實習導演的,這種事我不會做的。”(4月19日 《人民日報》)
作為一名小小實習生,就應該聽“老大”的吩咐,只不過是訂盒飯,還是“老大”請客,這樣的事太普通了吧。這顯然是大多數實習生的心聲,但是總是有一些“個性”的聲音打破我們的常識,讓我們認為是“離經叛道”。
其實,對于實習生訂盒飯的問題是看站在一個什么樣的角度來看,而從這件事情中我們不難看出,這位實習生并沒有低人一等的自我看法,正是站在一個平等的水平線上,這種不再工作范圍內的時期,拒絕其實很正常。
作為部門主任顯然也是習慣了發(fā)號口令,所以也很自然地要求實習生去干訂盒飯的事,只不過這一個實習生有點“不聽話”罷了。然而由于社會風氣使然,老師要求學生干一些力所能及的“雜事”也成了工作中的一種,所以,大家會對這位實習生的做法有些不理解。
從工作性質來說,這是一件“幫忙”的事情,本來就可以拒絕,只不過在職場上,實習生站在一個“下級”的角度,已經習慣了對“上級”的言聽計從,缺乏了對自身的定位,即便心里不舒服,也不會表現(xiàn)出來,但是,這真的好嗎?
說到底,這訂盒飯的問題就是一個社會關系和原則的問題,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價值觀并沒有錯,也沒有必要為他們貼上“另類”、“離經叛道”的標簽,畢竟社會關系對于每一個人是不同的,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其實是更個性,更輕松的活法,這也是對自身權益的一種保護,還是一種勇氣呢?所以,對于拒幫定盒飯不必想得太多。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練紅寧:社區(qū)博物館能否辦成夜讀書吧
醉江南:“蒜你狠”重出江湖何以能“上頭條”
醉江南:“最嚴賠償”別成游離監(jiān)管的“馬后炮
李云勇:“無房落戶”讓外來工有更多的獲得感
為啥電臺女主播無照能辦舞蹈學校?
鄭三營:守望中讓“梁氏家風”積厚行遠
曲征:手機端得穩(wěn),良知卻丟失
練紅寧:鐵路快餐能否創(chuàng)出自主品牌
許瑞姿:政府建設 也應注重“供給側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