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家長要成微信好友更要成現實朋友
作者:毛開云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在近日舉辦的第三屆廣東省網絡安全宣傳周上,國內首份兒童網絡安全研究報告出爐。調研報告指出,有44.7%的家長沒有在孩子QQ上,55.8%的家長沒有在孩子微信上,62.9%的家長沒有在微博上和孩子加為好友。(9月26日《廣州日報》)
當下是自媒體時代,無論孩子還是成人,上QQ、聊微信、發(fā)微博非常正常。然而,五成孩子不加父母微信,實在令人不可思議。
孩子和父母互加微信好友,本是互相了解、加強交流、溝通感情的一種方式。孩子做錯了事情,有時不好當面給父親道歉,那就在微信上解釋一下,不是很好嗎?同樣,家長批評孩子過火,有時不好當面給孩子認錯,那就在微信上說明一下,不也很好嗎?由于孩子和父母沒有成為微信好友,這就缺少了一種溝通交流的方式,如果雙方都不愿面對面交流,那就只能把矛盾和隔閡憋在心里,多難受?
無論孩子還是家長發(fā)微信,從中可以看出對方的心情、興趣、愛好以及最近關注一些什么事情等。也就是說,對方所發(fā)微信的內容,是觀察了解對方的一個窗口。因為孩子和父母沒有成為微信好友,那么雙方就缺少了一個了解對方的窗口——家長不懂孩子的心思,教育孩子很難做到對癥下藥;孩子對家長的所思所想不了解,也很難在家做個好孩子、乖孩子。
孩子和父母互加微信好友,可以互相監(jiān)督。比如,孩子關注的內容有問題或不健康,家長可以及時幫助和提醒;同樣,家長關注的事情有問題,孩子也可以提出意見和建議。微信不是法外之地,誰都不能亂發(fā)、亂轉;微信騙局越來越多,孩子缺乏辨別能力,需要家長給予指點。
孩子和父母互加微信好友,還可以互相學習。孩子發(fā)的微信內容,一般充滿童真和想象;家長發(fā)的微信內容,大多顯得成熟理性。如果孩子不斷向家長學習,定會變得少年老成;家長不斷向孩子學習,定會永遠保持一顆年輕的心。
孩子和父母互加微信好友好處很多,五成孩子不加父母微信應該引起高度警惕。第一,父母可以主動加孩子為微信好友;第二,如果孩子不愿意,家長應該了解原因,尊重孩子的隱私和意愿。當然最關鍵的是,孩子和家長不僅要成為微信上的好友,更要成為現實中的朋友。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白墨:三歲女孩喊“我有錢”,金錢教育當扶正
曹燦輝:別把老年人隱私不當回事
曲征:教材出錯80余處,該有人為此擔責
程振偉:拿電子科大校友捐10億諷刺馬云太Low
劉學敏:任何理由暴打父母都是人性與道德的淪
艾才國:“心情不佳”不是傷害他人的理由
曾德鳳:原來“空城計”是個局
徐云鵬:誰對“比破壞還可怕”的文物修繕負責
李六合:規(guī)范化經營“網約”自行車才能持續(xù)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