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頁 傾聽民意 為民發(fā)聲 開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頁 > 名家專欄 > 知風 > 列表

知風:“603元罰單”是變相聲援

2016-03-27 18:22:49 m.oc3-line.com 來源:時評界 有0人發(fā)表了看法
[導讀]  如果對一家超標排污的企業(yè)罰款603元也算是“罰”的話,那么,連人們常見的“意思意思”都不夠意思。盡管罰款也可能用作對相關治理...

  作者:知風 稿源:時評界 編輯:時小川

  前一段時間,有媒體報道了江蘇高郵603元罰單事件,反映高郵市光明化工廠因廢水pH值超標被當地環(huán)保部門處以603元罰款。消息公布后,輿論普遍認為“罰得太少”,不足以威懾環(huán)境違法企業(yè)。對此,環(huán)境保護部高度重視,責成江蘇省環(huán)保廳立即調查,調查結果及時公開,發(fā)現問題嚴肅處理。(3月26日《人民日報》)

  如果對一家超標排污的企業(yè)罰款603元也算是“罰”的話,那么,連人們常見的“意思意思”都不夠意思。盡管罰款也可能用作對相關治理成本的投入,但罰款的目的首先是一種處罰手段。當懲罰的力度不痛不癢,甚至聊勝于無,這樣的懲罰不但毫無意義,而且還暴露出一種抵觸情緒。而這種抵觸情緒不但來自被罰對象,還包含了環(huán)保部門對被罰對象的同情和聲援。

  此話怎講?咱是不是先“逆向思維”?如果說因某種原因想對被罰企業(yè)少罰一點,對一個企業(yè)來說,就算罰幾萬元也不算“大單”,而對個人來說都不會“傷筋動骨”的603元,就是故意表達一種不滿。否則,即使想避重就輕,也會在說得過去的尺度內,盡量靠近下限。這就不是“罰得太少”,而是以這筆即使讓個人掏腰包都無關緊要的罰款,表示對此次罰款的不買賬和不情愿。“不買賬”或許還包括了被罰企業(yè),“不情愿”就是當地環(huán)保部門的意思了。

  這種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不買賬和不情愿的罰款額度,其實暴露出在追求經濟效益過程中,當地相關部門達成的共識。從某種意義上說,環(huán)境污染為何難以治愈?就是有些地方為了追求經濟效益,為了達到利潤最大化,拼命壓低生產成本。有些根本不具備相關的環(huán)保處理設備,有些有設備而考慮到運行成本,最后成了擺設。在被曝光的不少違規(guī)排放事件中,有些企業(yè)寧可被罰款也不想投入環(huán)保設備,有些我行我素,罰歸罰做歸做。也就是即使幾萬幾十萬的罰款,也不會超過投入環(huán)保設備的成本。那么,為何罰款還讓相關排污企業(yè)覺得“劃算”?就是在地方保護主義的觀念下,罰款畢竟是手軟的。

  而“603元罰單”則是在做給你看了。這種罰與不罰幾乎沒有差別的罰單,是環(huán)保部門和相關企業(yè)在合演一臺“好戲”,把對這起超標排污事件的無所謂態(tài)度,以及對這種治理措施的抵觸情緒,表現的毫無保留。我在想,開出這張“603元罰單”時,經辦人員會不會覺得滑稽?收到這張罰單時,相關企業(yè)會不會暗暗發(fā)笑?說環(huán)保部門不作為吧,他們開了罰單,說相關企業(yè)沒有收到處罰吧,他們被罰了錢。而“603元罰單”對公眾神經的挑逗和刺激,足以讓人們對當地的環(huán)境治理心灰意冷。

  話說罰款要罰到“傾家蕩產”啥的,在治理環(huán)境污染的信誓旦旦之下,一張“603元罰單”,就是對此的嘲弄。而這種更像是在“饒癢癢”的罰款額度,在挑逗社會輿論的同時,也是對違章企業(yè)的變相同情和聲援。

更多

熱門關鍵詞:罰單 環(huán)保 治理 知風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