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頁 傾聽民意 為民發(fā)聲 開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頁 > 百家爭鳴 > 列表

張娜:干部學位論文抄襲 是誰在開“綠燈”?

2016-03-25 10:15:25 m.oc3-line.com 來源:時評界 有0人發(fā)表了看法
[導讀]  說起論文抄襲,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對于一些在職的領導干部,其碩士、博士論文更是借助于他人之手,完全成為了自己鍍金的手段。日前,安徽大學曝光了一起碩士論文抄襲事件,抄襲...

  作者:張娜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日前,安徽大學歷史系歷史文獻專業(yè)2007屆碩士研究生劉英慧、魏峰的學位論文被爆涉嫌大面積抄襲,且兩人畢業(yè)時還是同事關系,共同就職于青島廣播電視大學,劉英慧現(xiàn)任青島電視大學繼續(xù)教育學院院長。23日,青島廣播電視大學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稱,目前針對繼續(xù)教育學院院長劉英慧論文抄襲事件已作出處理,通報批評并責令其退回讀研期間的補助。(2016-03-24 齊魯晚報)

  說起論文抄襲,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對于一些在職的領導干部,其碩士、博士論文更是借助于他人之手,完全成為了自己鍍金的手段。日前,安徽大學曝光了一起碩士論文抄襲事件,抄襲的兩人當時竟然為同事關系,真不知道當初的論文答辯是如何通過的?到底是誰在為他們一路開“綠燈”?

  我國高校為防止學生抄襲或者重復研究,已經在研究生做學位論文時建立了學術查新制度,但這起抄襲事件又如何會發(fā)生?無疑是有人在為其“開綠燈”。眾所周知,一篇論文的撰寫,從最初的選題、構思、起草、到撰寫、修改再到最終的完成,都需要導師的把關。而這兩位領導的論文從撰寫到答辯,都離不開指導教師的“指導”。否則如此大面積的抄襲,怎會逃得過老師的“法眼”?如此裝聾作啞,怎能沒有“貓膩”?

  學術論文的價值,不只是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其質量的高低對所研究的領域更具有相應的推動作用。但是如今,論文造假的事件屢屢被爆,尤其是一些領導干部的學術論文,更是頻頻傳出“造假門”,實在讓人心寒。學術的研究應該是純粹的,教育的“圣土”豈容個別人德行有虧而被“污染”?領導干部們在學習上尚且存在如此不誠信的行為,那么在工作中就能避免嗎?所以,打擊論文造假,尤其重要!

  當然,打擊學術造假,不能成為“事后諸葛”,等到曝光后再去指責,為時已晚。所以,筆者認為,除了要提高技術手段辨別論文造假外,還需要完善導師制和學術評價體系,要讓導師用自己的教育聲譽和學術聲譽保障學生培養(yǎng)質量,引導學生追求學術理想,形成學術誠信與尊嚴意識。

更多

熱門關鍵詞:學位 論文 綠燈 張娜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wǎng)站,由本網(wǎng)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wǎng)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