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喜林:從哈爾濱“村BA”籃球決賽說起
作者:郭喜林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7月11日,哈爾濱市道外區(qū)永源鎮(zhèn)永平杯“村BA”大眾籃球賽決賽開賽,經過激烈對決,最終永源中學隊以32比31的比分戰(zhàn)勝長興村隊,贏得冠軍。本次賽事吸引了來自永源鎮(zhèn)下轄行政村及轄區(qū)內的小學、中學等隊伍,同時永平村周邊縣行政村也積極報名參加。共有23支隊伍參賽,其中男隊19 支、女隊4支,參賽運動員、教練員達200余人。比賽設置了冠、亞、季軍、第四名及紀念獎,獎品為馬、牛、豬、羊,非常“接地氣”。(人民網)
這說明,廣大農民需要更多接地氣的體育運動盛會。只有這樣,才能把大家的力量凝聚起來,才能把國家全民健身的部署貫徹落實到位;只有這樣,才能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和體育健身需要。
作為基層政府,每個鄉(xiāng)鎮(zhèn)黨委和政府的主要領導更應該用實際行動關心廣大農民群眾的各種健身運動,并通過組織比賽激發(fā)大家全民健身的熱情與積極性,并通過各項體育運動比賽讓大家感受到參加健身運動的樂趣。不要讓農民群眾只知道面朝黃土背朝天在地里勞作,更要讓廣大農民懂得珍惜健康、珍惜生命。只有擁有健康體魄,才能讓廣大農民把地種好,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萬無一失。
“村BA”籃球決賽的獎品不是金銀財寶,而是接地氣的馬、牛、豬、羊。但是,這些接地氣的獎品卻能調動大家踴躍參與的積極性。讓大家把農閑時的主要精力用在健身運動上,比讓農民群眾聚在一起“斗地主”和打麻將要好百倍千倍。何樂而不為呢?
作為基層政府官員,不要僅僅把農業(yè)生產當成工作政績,搞好廣大農村的全民健身運動同樣是政績。而且是給廣大農民群眾創(chuàng)造精神財富的政績,千萬馬虎不得。
作為基層政府官員,要為農民群眾之樂而樂,不能只把心思用在如何發(fā)展經濟上面。如果沒有一個好的身體,又怎么能讓農民群眾投身到經濟建設當中?毛澤東主席生前曾經教導我們:“發(fā)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現(xiàn)在要讓農民過上和城里人一樣的幸福生活,發(fā)展體育健身運動那就是必須的。
作為基層政府官員,更應該用實際行動貫徹落實我們黨的執(zhí)政理念。而且,應當時刻把“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的執(zhí)政理念作為一面鏡子,經??纯醋约汗ぷ髦械牟罹嘣谀睦铩V挥袝r刻把群眾裝在心里,廣大農民群眾才能擁有樂在其中的體育健身運動;只有不斷提高廣大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水平,才能讓廣大農民在與時俱進中享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作為基層政府官員,應當懂得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不僅是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而且要高度重視廣大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并把國家制定的全民健身運動實施剛要落實到位。農村的精神文明陣地,我們不去占領,資本主義就必然會去占領。面對廣大農村信教人員的不斷增多現(xiàn)象,各級基層黨組織和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的主要領導干部應當引起高度重視,既不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又不能放著明白裝糊涂。只有把廣大農民群眾引導到全民健身運動的正確軌道上,才能讓廣大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為百姓創(chuàng)造更多福祉。農民群眾的幸福指數(shù)不是在“斗地主”和圍在一起打麻將的牌桌上,而是在有利于提高廣大農民健康體質的全民健身運動上。
作為基層政府官員,只有認真做好走心的細節(jié)服務,才能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讓全民健身運動接住地氣,蓬勃發(fā)展;只有全心全意為農民群眾服務,才能為基層官員創(chuàng)造出問心無愧的政績。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一條魚腥一鍋湯”背后是“唯分數(shù)論”思想在
廖衛(wèi)芳:防空洞成“納涼點”契合民生需求
周志宏:“法定帶薪年假休假難”亟待“破題”
丁家發(fā):“小鑰匙”幫走失老人回家值得推廣
游德福:新農人接力“老把式”領跑興農新賽道
郭喜林:學習申紀蘭,愛黨愛人民
苗鳳軍:干部駐村需要注意四個問題
苗鳳軍:干部雨中扒井蓋被質疑擺拍,根源何在
郭喜林:黨員干部要以孔繁森精神坐標為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