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頁 傾聽民意 為民發(fā)聲 開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頁 > 百家爭鳴 > 列表

曹燦輝:家庭一年級入學禮,應重內容輕形式

2022-09-06 09:16:29 m.oc3-line.com 來源:時評界 有0人發(fā)表了看法
[導讀]  孩子步入小學一年級,是其人生一個全新階段的開始。家長為孩子舉辦一年級入學禮,是在給孩子傳遞一種信號,你們不再是幼兒園的小孩子了,要由“以玩為主”轉向“以學為主”,使孩...

  作者:曹燦輝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隨著開學季來臨,社交平臺上流行起一種特別的儀式感——家長為升入小學的孩子辦一年級入學儀式。一條紅色的大橫幅、一條寫有“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紅色綬帶,伴隨著《歡送進行曲》背景音樂,入學儀式開啟一項項議程,家庭成員挨個送禮物、送寄語……

  孩子步入小學一年級,是其人生一個全新階段的開始。家長為孩子舉辦一年級入學禮,是在給孩子傳遞一種信號,你們不再是幼兒園的小孩子了,要由“以玩為主”轉向“以學為主”,使孩子在心理上重視,產生光榮感,有益孩子成長。

  事實上,不少研究表明,幫助兒童做好入學準備,對于兒童入學適應、提高兒童學業(yè)成績、縮小不同階層兒童發(fā)展的差距都具有重要意義。《小學入學適應指導要點》從兒童身心全面準備和適應為目標,提出了合理化建議,推動兒童度過幼小銜接??梢?,家庭一年級入學禮,家長參與孩子入學準備,有利于讓孩子快速適應小學學習生活。無縫對接幼小銜接,很有必要。

  然而,社交平臺上有的家庭一年級入學禮,討彩頭,搞加冕,花樣太多,程序復雜,形式大于內容,孩子站在旁邊不知所措,會給孩子帶來心理壓力,對孩子產生誤導,讓儀式感變了味兒,有違初衷,弊大于利。

  家庭一年級入學禮,應該重內容輕形式。孩子步入一年級,家長不要為個儀式而儀式,除了對孩子祝賀、鼓勵、愛與陪伴,不妨靜下心來,從孩子的心理和認知角度出發(fā),來一場溫暖的親子談心,教孩子做一個優(yōu)秀的小學生。比如,有禮貌、愛學習、肯探索、熱愛集體、助人為樂。而不是強化當學霸,進行功利化導向,使孩子陷入教育“內卷”困局。

更多

熱門關鍵詞:入學禮 一年級 教育 曹燦輝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