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淑杰:以“繡花功夫”,答好民生考卷
作者:陶淑杰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意莫高于愛民,行莫厚于樂民。”在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中,人民幸福始終是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核心追求。黨員干部作為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身負重任、使命光榮。用“繡花”般的細致功夫為群眾幸福提質增效,既是職責所在,更是踐行初心使命的生動體現。
以精準思維,定準“繡花針腳”。“目貴明,耳貴聰,心貴智。”黨員干部服務群眾,首要在于精準把握需求。新時代背景下,群眾需求日趨多元,從物質基礎到精神文化,從生活環(huán)境到公共服務,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黨員干部必須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用心聆聽訴求,用智分析形勢,敏銳洞察民生的細微變化。在制定政策、規(guī)劃項目時,要立足實際、靶向施策,將有限資源精準投放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如同繡花找準針腳,每一步都踩在關鍵點上,讓工作舉措契合群眾期盼,為提升群眾幸福指數找準方向。
以務實精神,密織“幸福絲線”。“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精準定位后,真抓實干是關鍵。民生工作千頭萬緒,每一項任務都關乎群眾切身利益。黨員干部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將各項惠民政策落到實處。以嚴謹態(tài)度對待每一個工作環(huán)節(jié),以負責精神完成每一項工作任務。無論是基礎設施建設,還是民生保障落實,都要腳踏實地、步步為營。用扎實的工作作風密織幸福絲線,讓群眾在每一個細微變化中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切實增強幸福感與獲得感。
以創(chuàng)新理念,繡出“品質繁花”。“凡益之道,與時偕行。”隨著時代發(fā)展,群眾對幸福生活的品質要求不斷提升。黨員干部不能因循守舊,必須緊跟時代步伐,以創(chuàng)新理念推動民生工作。在公共服務領域,引入數字化、智能化手段,提升服務效率與質量;在社會治理方面,探索多元共治模式,激發(fā)社會活力。通過理念創(chuàng)新、方法創(chuàng)新,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繡出民生品質的繁花盛景,讓群眾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幸福美滿。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fā)。”在為群眾謀幸福的道路上,黨員干部以精準思維“定針腳”、以務實精神“織絲線”、以創(chuàng)新理念“繡繁花”,秉持“繡花功夫”,在新時代的民生考卷上書寫更加優(yōu)異的答卷。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廖衛(wèi)芳:讓“鬧機者”付出沉重的法律代價
翟云雪:增強閱讀饑餓感,護好精神三餐飯
袁文良:對“農資忽悠團”要堅持露頭就打
劉蘇怡:青煙不擾青山色 心香一縷寄春風
陶淑杰:踐行八項規(guī)定,筑牢黨員作風基石
王佳祺:以身作則,踐行中央八項規(guī)定
王帥:深耕希望田野 繪就鄉(xiāng)村振興時代畫卷
李永波:青年干部要扎根基層沃土不負青春韶華
王會亮:鼓勵群眾說真話講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