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衛(wèi)芳:“云端祭掃”也是最好的哀思
作者:廖衛(wèi)芳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3月29日上午,由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qū)委網信辦指導,崇川經濟開發(fā)區(qū)主辦的“網絡中國節(jié)·清明”暨“‘云端清明’寄哀思 網絡緬懷倡新風”主題活動在殘疾人科技種植園舉行,通過“線上”與“線下”方式共同“走近清明”“緬懷感恩”“踏青沐春”,融通多媒體資源,闡釋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蘊含的文化內涵、人文精神、道德規(guī)范,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安全、文明、和諧、有序的清明網絡輿論氛圍。(3月30日《江海晚報》)
據了解,每到清明前后,各地的掃墓隊伍便一撥接著一撥。有的一到墓地,便不管三七二十一,把隨身帶來的鞭炮一通亂放,同時也把紙錢、紙別墅、紙手機、紙首飾等一通亂燒。頓時整個墓地里烏煙瘴氣,火星四濺。每年都有不少地方因掃墓放煙花,燒紙錢等而造成山林火災,損失巨大。有的在外地工作或打工的人甚至不遠千里趕回家,一路上的開支不菲不用說,但一路上的勞累奔波卻讓人叫苦不迭??梢姡藗兊募罀叻绞酱_實需要改一改了。
筆者以為,“云端祭掃”就不失是一個好方式。首先,“云端祭掃”可以避免因放鞭炮和燒紙錢等帶來的火災隱患。其次,“云端祭掃”既方便、快捷,又可以讓那些常年在外地工作的人避免來回路上的勞頓,既不影響工作,又可節(jié)省開支,可謂一舉多得。同時,“云端祭掃”不但環(huán)保、低碳,而且更富個性化、藝術化,更能突破傳統(tǒng)祭奠方式的局限,增加更多的文化內涵??梢哉f,“云端祭掃”好處多多,它也是一種最好的哀思。
眼下,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馬上就要到了。但愿我們不妨多開展一些類似“云端祭掃”這樣的掃墓方式,少些“實地掃墓”。即使要進行“實地掃墓”,也要倡導文明、低碳、環(huán)保,自覺做到不放煙花、爆竹,不燒紙錢,可以改為送上一束鮮花,種上一棵樹等形式來祭奠先祖,寄托哀思,從而過一個清明、文明、和諧的清明節(jié)。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一家三口能否同住標間”并沒有標準答案
游德福:男子撿卡盜取1.6萬被判刑是一記警鐘
郭喜林:為太行山村筑路人點贊
趙雅楠:做有決心、敢奉獻、能穩(wěn)住的青年干部
葉金福:打擊“擦邊主播”必須嚴字當頭
丁家發(fā):未滿14周歲懷孕“強制報告”讓罪犯現
游德福:砥礪奮進,著力推動高質量發(fā)展
童其君:創(chuàng)新祭掃服務形式當行
廖衛(wèi)芳:城市公園綠地共享更需共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