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虛擬賬號可繼承”有助推動建設數(shù)字中國
作者:江德斌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近日,江蘇省溧陽市市民劉先生來到公證處,從公證員手中拿到了兩份公證書。至此父親生前使用的兩個手機號碼,可以過戶到劉先生的名下,這也是溧陽市第一例手機號碼繼承公證。而網友關心的范圍可不僅僅是手機號碼,淘寶賬號、QQ號、微博、微信等到底能不能繼承?這個話題再次被熱議。(5月24日《北京青年報》)
從報道來看,手機號碼的繼承流程并不復雜,只需公證即可。這是因為公證人員認為手機號碼應該屬于遺產范疇,亦有一系列相關法律支持。手機號碼屬于國家資源,用戶只擁有使用權,號碼使用權的更替,并未改變財產屬性,只是變換了使用者罷了。
現(xiàn)在手機號碼不僅僅是通話工具,更是一種身份證明,很多App注冊用戶都需要通過手機號碼實名驗證,諸如支付寶、微信、手機銀行等,亦跟手機號碼捆綁在一起,里面有用戶的各種財產,繼承號碼也就等同于財產繼承。
對于廣大網友來講,不僅關心手機號碼,更加關心淘寶、QQ、微博等諸多虛擬賬號的繼承問題。畢竟進入信息時代后,每個人都擁有很多虛擬賬號,關聯(lián)到自己的社交網絡、虛擬財產等,綁定的虛擬賬號越多,使用時間越長,價值就越大,也就越難割舍掉。而且,隨著信息化的高度普及、全面滲透,線上線下的界限愈發(fā)模糊,虛擬賬號已經與現(xiàn)實財富緊密連接,不能再用舊思維去看待虛擬財產了。
隨著互聯(lián)網經濟的蓬勃發(fā)展,虛擬財產的種類和總量也在持續(xù)增長,虛擬財產在社會財富的占比,亦越來越大。用戶虛擬財產被盜竊、遺失等情況,時有發(fā)生,進而引發(fā)用戶維權行為,需要明確虛擬財產的定義和鎖定證據(jù)。而且,部分虛擬物品的價值很高,要是所有者死亡,就會面臨繼承難題,如何才能留給家人,避免被遺忘,或者被網絡公司收回、注銷掉,也需要做虛擬財產公證。
“法律對數(shù)據(jù)、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對網絡虛擬財產的規(guī)定,意味著虛擬財產成為一項法定的民事權利??捎捎谌狈殑t,網絡公司對虛擬賬號的所有權和使用權規(guī)定不統(tǒng)一,在用戶死亡后如何處置賬號,亦有不同的做法,很容易引起糾紛。因此,有必要制定相關細則,對虛擬賬號的繼承問題予以明確,以統(tǒng)一虛擬賬號和虛擬財產的處置規(guī)范,維護廣大網友的合法權益。
目前我國在積極建設數(shù)字中國,財富虛擬化的速度在加快演變,未來虛擬賬號和虛擬財產將具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甚或超過實體財富總量,成為主流財富載體,電影《頭號玩家》就描述了這一趨勢??梢姡瑢τ谔摂M賬號的繼承問題需要盡快解決,不僅能夠促進虛擬財產的發(fā)展,也將明確虛擬賬號的社會地位,并有助于推動建設數(shù)字中國。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曾德鳳:對牛彈琴好處多
李忠卿:民政資金咋就那么容易被挪用?
袁晨昊:淺談如何建設高素質專業(yè)化干部隊伍
劉珂:網貸引發(fā)慘案,孰之過?
李忠卿:“離婚考卷”是婚姻自由的絆腳石
幼女被性侵警方不立案,該“復查”的不止案情
曲征:故意制造樓市恐慌者理應付出沉重代價
李忠卿:手術臺上搞推銷,此風不可長
李忠卿:意見箱2米高,防的究竟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