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頁 傾聽民意 為民發(fā)聲 開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頁 > 時政財經 > 列表

曹燦輝:讓“強制報告”制度“長牙齒”

2023-05-17 15:59:05 m.oc3-line.com 來源:時評界 有0人發(fā)表了看法
[導讀]  泗陽縣6歲女童被性侵,嚴重損害孩子身心健康,性質極其惡劣,實在令人痛心。相關機關對性侵者劉某某“零容忍”,依法快捕快訴快處,形成高壓態(tài)勢,發(fā)揮震懾作用,勢在必行。...

  作者:曹燦輝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據報道,日前,經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隱藏在一個6歲女童身邊的性侵者劉某某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并處剝奪政治權利四年。這個性侵的線索是由當地一名醫(yī)生在接診中發(fā)現的。“孩子身體異常來醫(yī)院檢查,我發(fā)現她很可能遭遇了侵害,既心疼又憤怒,絕對要把這個壞人揪出來。”近日,在泗陽縣未成年人檢察綜合保護中心,泗陽縣康達醫(yī)院的徐醫(yī)生回憶起當時的經過時,仍頗為揪心。

  泗陽縣6歲女童被性侵,嚴重損害孩子身心健康,性質極其惡劣,實在令人痛心。相關機關對性侵者劉某某“零容忍”,依法快捕快訴快處,形成高壓態(tài)勢,發(fā)揮震懾作用,勢在必行。

  縱觀這個事件,有一點還是讓人慶幸,徐醫(yī)生第一時間果斷檢舉報案,這一關鍵行動,有利于終結悲劇、嚴懲惡徒。顯然,徐醫(yī)生的正義、勇氣和職業(yè)責任,值得肯定。同時,這也詮釋了“強制報告”制度的作用。因為有了這個制度,醫(yī)生、教師等一旦發(fā)現“侵害未成年人”疑似線索,就必須履行法定的報告義務,有利于從源頭織密未成年人“保護網”。

  事實上,偵辦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存在發(fā)現難、取證難、處理難的問題。確保未成年人安全,有必要調動全社會力量,建立司法、社會、學校、家庭聯動保護機制。為此,2020年5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監(jiān)察委員會等九部門聯合印發(fā)《關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的意見(試行)》。同年10月,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增設強制報告制度,自2021年6月1日起實行。實踐證明,“強制報告”制度已經成為預防、發(fā)現、阻斷犯罪的一項重要措施。

  大家也應該正視的一個現實問題是,“強制報告”制度雖然重在“強制”,但是能否真正主動履行義務,也考驗著個人的職業(yè)操守、法律意識等。從以前公布的一些典型案例來看,有一些單位和個人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擔心被打擊報復等不良心態(tài),在知曉未成年人遭遇不法性侵害后,瞞報、緩報、“私下調解”時有發(fā)生,致使好的制度效果“打折扣”。

  良法還需善治。推動“強制報告”落地生根,還須讓制度“長牙齒”。相關職能部門要加大“強制報告”制度的宣傳力度,提高人們對其“是法定義務不可推卸”的認識。同時,也要樹立獎罰分明、有功必獎、有過必罰的正確導向,制訂完善相關標準、工作辦法。尤其是要健全倒查機制,深挖徹查少數人不履行“強制報告”法定義務問題,對應報不報造成嚴重后果者進行相應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讓其追悔莫及。還要對落實“強制報告”制度做得好的機構、個人進行正面肯定,給予他們精神鼓舞、物質獎勵,進一步激發(fā)公眾履行“強制報告”義務的積極性。

  當然,也要織密相關制度,保護好“強制報告”者的隱私,護佑他們的安全。相關方面不妨與時俱進,運用大數據,讓科技賦能。比如,當下一些醫(yī)院診療系統(tǒng)中已經采用的“強制報告”自動提醒程序,設置義務報告、實名舉報、匿名舉報、證據上傳等功能,實現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線索“一鍵舉報”,有效避免醫(yī)生“不敢報告”等問題,值得借鑒。

更多

熱門關鍵詞:報告 制度 曹燦輝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