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宏:合力筑牢網絡安全防火墻
作者:周志宏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時下,越來越多的人熱衷于網絡生活,因為它便捷、有效率,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也可行天下事。同時,利用網絡做各種事情,如學習、工作、娛樂、銷售以及新聞傳播等等,只要是在線下可以做的事情,網絡上幾乎均可以滿足。尤其是,在經濟發(fā)展、科技進步、國家治理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網絡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網絡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一些通過AI合成的虛假信息屢屢引發(fā)社會關注;由于上網過程中操作不當,個人信息被泄露,被電詐分子利用的例子也屢見不鮮。安全防線稍有松懈,就有可能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
今年,是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舉辦的第10個年頭,繼續(xù)以“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為主題。宣傳周期間,各地將進一步突出高點定位、重點領域,同步舉辦校園日、電信日、法治日、金融日、青少年日、個人信息保護日等六大系列主題日活動,不僅全民參與、覆蓋面大,而且,針對性強,有助于凈化網絡環(huán)境,全面提升網絡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網絡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經濟社會穩(wěn)定運行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需要法律的保護。以《網絡安全法》《數(shù)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guī)和條例,規(guī)范上網行為,用法律法規(guī)筑造起網絡安全最基本“防火墻”;網絡安全需要技術的加持。通過快速發(fā)現(xiàn)、精準定位、研判溯源等,從源頭上解決網絡中的安全問題,盡可能地減少安全威脅帶來的損失;需要政府、企業(yè)、社會組織、廣大網民共同參與。
維護網絡安全是全社會共同責任,沒有旁觀者,沒有局外人。根據最新發(fā)布的數(shù)據,我國的網民數(shù)量已經超過了10億。除了法律和技術,網絡安全更需要每一個人在上網過程中提高安全意識。自2014年以來,每年9月我國都會舉辦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就是為了提高全民的網絡安全防范意識,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環(huán)境,齊心合力,共筑網絡安全“防火墻”。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丁家發(fā):從高鐵“毛毯風波”看人性化服務
游德福:人生就該不設限
郭喜林:自律和自立是制勝法寶
李映賓:以教育培訓為抓手 助力好干部“上熱
游德福:逐“綠”前行按下高質量發(fā)展快進鍵
郭喜林:為打造新時代職教“聊城樣板”而奮斗
趙昱潔:情系“桑榆” “銀發(fā)”無憂
黃躍成:大學宿舍空調租賃 費用合理最關鍵
周志宏:保險創(chuàng)新 給農戶吃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