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頁 傾聽民意 為民發(fā)聲 開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頁 > 社會民生 > 列表

梁守泰:莫言是自學成才的典范

2018-01-22 18:25:28 m.oc3-line.com 來源:時評界 有0人發(fā)表了看法
[導讀]  縱觀莫言的自學成才歷程,其自學軌跡主要有兩條主線:一條是圍繞本職崗位自學。當兵初期,領導讓他報考軍校,他站崗之余在一間儲藏室復習中學課程,包括政治、語文、數理化等,長...

  作者:梁守泰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在農村,如果一個兒童上幾年小學就回家務農,再干幾年活,成人后基本上就是一個半文盲,不會有大的作為。然而,在高密東北鄉(xiāng),有一個人就打破了這個“規(guī)律”,他小學沒畢業(yè)就被迫輟學,連一紙小學文憑都沒拿到,先后放過羊、打過工、當過兵,后來卻不僅有所作為,而且登上了世界最高領獎臺。他,就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莫言。

  對此,著名文學評論家劉再復頗為感嘆:莫言的成功“既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奇跡,又是個體生命的奇跡”。那么,莫言靠什么創(chuàng)造了奇跡?答曰:靠自學。莫言是一個典型的自學成才者,他能有今天,主要靠的是自學。

  誠然,莫言于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曾在軍藝文學系學習,之后又讀了研究生班,拿到了大學文憑和碩士學位,但這只是他漫長自學生涯的一段“小插曲”。眾所周知,莫言接受的是學歷教育、成人教育,它與通常意義上的全日制大學區(qū)別很大,具有較為濃厚的“鍍金”色彩。并且在此期間,莫言仍舊是以自學和寫作為主,其成名作《透明的紅蘿卜》和《紅高粱》就是這期間“出爐”的。再說,如今一個人的知識大致只有10%-20%是從學校里學到的,另外80%-90%則是在職業(yè)實踐中不斷自學獲得的。即使是大學畢業(yè)生,要有所作為也“學不可以已”。所以,大凡成就卓著者,必定是自學的高手。

  縱觀莫言的自學成才歷程,其自學軌跡主要有兩條主線:一條是圍繞本職崗位自學。當兵初期,領導讓他報考軍校,他站崗之余在一間儲藏室復習中學課程,包括政治、語文、數理化等,長達半年之久。在擔任政治教員期間,他為了教好學“惡補”馬列,認真鉆研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教科書,還研讀了艾思奇的哲學原著《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當時部隊圖書館有政治、經濟、歷史、文學等各類書籍3000余冊,他利用擔任圖書管理員的機會,除了看不懂的幾乎全部看完。通過自學,莫言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知識水平,能夠給戰(zhàn)友們上政治課、數學課和歷史課,甚至能講授大學教材,被領導肯定和賞識,被戰(zhàn)士們評價“教得很棒”。莫言自學的這些文理兩科的知識,基本上屬于基礎知識,這是學好包括文學創(chuàng)作在內的任何一門專業(yè)技能的基礎。同時,莫言先立足本職自學,干好本職工作,再從事文學閱讀和創(chuàng)作,很好地處理了工學矛盾,這是自學者必須正確對待的現實問題。

  另一條是業(yè)余自學文學創(chuàng)作。當兵之前,莫言在家鄉(xiāng)就已經學會“用耳朵閱讀”,聆聽了不少鬼怪故事和歷史傳奇,同時讀完了文革前出版的幾十部紅色經典。入伍之后,莫言閱讀了圖書館里的大量古今中外名著,還自學了文藝理論和中國古典文學,他自稱進入了一個比較“瘋狂”的讀書時期。在軍藝和讀研期間,他又讀到了文革后解禁的一些外國文學名著,并且系統(tǒng)地學習了文學基本理論和外國文學思潮。當然,在大量閱讀的同時,他也開始了艱苦的小說創(chuàng)作,于1981年發(fā)表了處女作《春夜雨霏霏》,后又以成名作《透明的紅蘿卜》和《紅高粱》一炮走紅,從此一發(fā)而不可收,扎實努力,佳作頻出,而且每一部重要作品都會帶給讀者全新的體驗,產生階段性影響,成為中國文學事業(yè)發(fā)展的旗手和代表。

  凡事都要講究方法。搞文學創(chuàng)作離不開兩個方面:一是廣泛閱讀,二是寫作實踐。莫言長期不斷探索,自然有自己的特色與方法。當今“知識爆炸”,書籍浩如煙海,讀書方法就顯得非常重要。莫言的讀書方法有三個:一是對語言有特色之作,翻來覆去地精讀。這是為了尋找語感,培養(yǎng)自己的語言風格。二是對語言無特色但故事很精彩的,走馬觀花地瀏覽。這是為了知道別人曾用什么樣的方式講過什么樣的故事。三是查字典式閱讀。即為了掌握一些必需的材料,帶著很強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去讀。在創(chuàng)作方法上,莫言是先從模仿經典作品開始,大多是寫較為典型化的人物或事件頌歌,他說這不是恥辱,而是捷徑。短短幾年之后,莫言便回歸故鄉(xiāng)題材,創(chuàng)作“家族小說”,以新的文學時空觀念,吸納古今中外各種技巧,進行大膽的實驗創(chuàng)新。再后來,莫言技藝上更加純熟,以傳統(tǒng)的形式更新傳統(tǒng),進入成熟期的回歸民間時代。

  成才之路不可能一馬平川,自學途中注定充滿坎坷。只有勇往直前,不畏艱難,勤奮刻苦,才能如愿以償,學有所成。莫言以小學肄業(yè)的學歷踏上文學之路,開始必定要克服一般人難以想象的困難與挫折。在最初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自然要面對屢屢遭退稿的殘酷現實,但他終究沒有沉淪和退卻,而是憑著超強的堅毅與韌勁,堅持了下來。在復習考軍校那段日子里,莫言不睡午覺,夜以繼日地做題,十分疲勞,折騰得像囚徒一樣,儲藏室的墻上抄滿了數學公式,走起路來不時掏出小本子看一眼沒記住的知識。在保定訓練大隊時,他不看電視,夜間門上掛著“學習請勿打擾”的牌子,緊閉房門靜靜地學習和寫作。在寫作《豐乳肥臀》的過程中,他醒著用手寫,睡著用夢寫,全身心投入三個月,中間除了去過兩次教堂,連大門也沒出過,一鼓作氣完成巨著。

  當然,自學也不是一味強調“自己學”和“無師自通”,必要時主動尋求名師指點,可以少走彎路,事半功倍。莫言在自學小說創(chuàng)作過程中,也接受過名師的指教與扶持。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保定文學期刊《蓮池》編輯部的毛兆晃獨具慧眼,發(fā)現了莫言的文學潛能,教莫言修改稿子,接連發(fā)表了他五篇小說。毛老師還帶莫言去白洋淀體驗生活,參加各種作品研討會,使莫言的文學創(chuàng)作逐漸步入正軌。后來在軍藝學習期間,莫言遇到了他的恩師徐懷中。徐主任給莫言“開小灶”,幫他分析作品,找出毛病,探索獨特的創(chuàng)作道路。然后,憑著自己在文學界的威望,向報刊和出版社推薦莫言的作品,使莫言真正走上文壇,成為全國知名的青年作家。

  森林之外有參天大樹,學校之外有棟梁之才。自學從來就是一條重要的成才途徑,而且是一條決定性途徑。莫言等無數杰出人物的自學成才經歷,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那些未上過大學或只接受了義務教育的朋友,大可不必為此而自怨自艾,更不要自暴自棄。任何一個人都完全可以揚起自學的風帆,在樹立信心、確定目標的前提下,從莫言等自學成才者身上吸取一些經驗和方法,如打好基礎、克服工學矛盾、注重方法、尋求名師指點等,加上持之以恒地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夠抵達成功的彼岸。

更多

熱門關鍵詞:莫言 典范 梁守泰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