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衛(wèi)芳:“公考取消35歲年齡限制”是一種必要糾偏
作者:廖衛(wèi)芳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目前,全國已有近30個省份啟動了2023年度公務員省考招錄,其中27個省份將在本周末拉開考試序幕。媒體梳理發(fā)現,備受輿論關注的報考公務員“35歲及以下”年齡門檻限制,今年多地有了變化。據不完全統(tǒng)計,近年已有約十個省份將部分崗位年齡調整為40周歲以下。(2月21日界面新聞)
我國《公務員錄用規(guī)定》中明確規(guī)定:“報考公務員年齡應當18周歲以上,35歲以下。”因而,長期以來,“公考35歲年齡門檻”已成為很多人潛意識里的一種共識。為此,一旦過了“35歲年齡門檻”,許多超齡青年便不得不放棄公考,而選擇“另謀出路”。
但近年來,由于就業(yè)難的原因,越來越多的人覺得“公考35歲年齡限制”已是不合時宜。于是,建議“公考取消35歲年齡限制”的呼聲越來越高,包括全國和地方的兩會代表、委員也以提案的方式,建議“公考取消35歲年齡限制”。這說明,“公考取消35歲年齡限制”已成一種廣泛共識。
眾所周知,“公考35歲年齡門檻”弊多利少。一方面,“公考35歲年齡門檻”,明顯帶有年齡歧視的成分,既影響了超齡求職者的就業(yè),又制造了職場危機,不利于公平就業(yè)。另一方面,“公考35歲年齡門檻”,也制約了很多35歲以上有豐富經驗的優(yōu)秀人才進入公務員隊伍,這顯然是一種人才浪費。再則,“公考35歲年齡門檻”,也會無形之中讓很多超齡求職者對國家和社會產生仇視心理,不利于國家和社會的穩(wěn)定。
此次,全國約有十個省份“取消公考35歲年齡限制”,將部分崗位年齡調整為40周歲以下,這無疑是對“公考35歲年齡門檻”的一種必要糾偏,值得點贊,值得肯定。
雖然目前國內部分省份的公務員招考,在報考年齡限制上還僅僅局限在少數人群和極少數特殊崗位上,但這顯然已經開了一個好頭,也為更多省份提供了參考和借鑒。相信,隨著“公考35歲年齡門檻”的逐步取消,越來越多的省份也會緊隨其后。
當然,要全面取消公考35歲年齡門檻,更有待于國家層面對《公務員錄用規(guī)定》進行修訂和完善,通過立法的形式讓“公考取消35歲年齡限制”成為一種制度和規(guī)范,讓公考年齡“有規(guī)可循”“有法可依”。
此外,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公務員招考除了要取消35歲年齡限制外,也應打破“學歷限制”,摒棄“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讓每一位符合條件的年輕人都能報名參加公考。如此,才能為更多超齡求職者創(chuàng)設一個公平、公正的競爭環(huán)境和就業(yè)環(huán)境,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局面。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張小泉菜刀拍蒜又斷了”何以再引熱議
山東聊城:以工代賑穩(wěn)就業(yè),鄉(xiāng)村振興賦新能
是時候給在工作群內發(fā)不雅信息的官員算賬了
郭喜林:學生用塑料包書皮不是小事
上班一月反倒欠5毛,對“荒唐劇”別忘“冷思
袁文良:對直播中的“行醫(yī)”亂象聯合亮劍
殷建光:用“新”點燃消費引擎 賡續(xù)消費火爆
“快遞煙花爆竹獲刑”具有雙重警示意義
井夫:破解“導游荒”亟須政府發(f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