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躍成:讓學生把手機泡水盆里明顯用力過度
作者:黃躍成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5月9日,網(wǎng)曝貴陽修文縣明雅學校的老師當堂讓學生交手機并放進水盆里。該校此前回應稱,家長是支持同意的,還說可以摔手機。10日,修文縣教育局工作人員表示,老師這種做法并未獲得家長允許,已經(jīng)對涉事老師進行批評教育,如果手機被泡壞要賠償。(5月10日極目新聞)
老師當堂讓學生交出手機并放進水盆泡,這已經(jīng)不是一兩次的事情了。每每出現(xiàn),都引起社會的熱議。原本學校為維持課堂紀律,排除手機干擾,禁止學生課堂玩手機,社會和家長都是支持贊同的。如今老師當堂讓學生交手機并放進水盆里,肯定是有學生違法了紀律。
但是,一臺手機上千元,這樣一泡大有可能讓手機完全報廢,造成的損失可想而知,這對過多依賴手機生活的學生來說,這個打擊不謂不大。當然,我們不反對老師在課堂上的權威,也支持對影響正常學習的課堂玩手機登行為作相應處理。可是,處理手機問題的辦法千千萬萬,既有墻上統(tǒng)一的手機放置袋、上課一律上交手機下課領回,還有發(fā)現(xiàn)上課玩手機當堂沒收要家長領回等等手段辦法。
而為了震懾、禁止上課玩手機,就采取泡水盆等過分“暴力”辦法,致使手機損壞,造成經(jīng)濟損失很值得商榷,盡管行為本身是達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很好剎住上課玩手機風氣,可是,靠“暴力”的去制止課堂不良行為,副作用也是明顯的,不僅給家庭的經(jīng)濟帶來了不該有的損失,還影響了學生的健康心理,可能烙下一個不好的暴力心理陰影,影響日后處事做人。所以,在處理學生課堂上玩手機問題,還應多點理性、柔性,多在教育影響上下功夫,而非動不動就以“為了學生好”就粗暴強硬,否則,只會招致學生和社會的反感,甚至還違法違規(guī),效果適得其反。這是要加以注意。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wǎng)站,由本網(wǎng)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wǎng)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李非燃:“非遺傳承”之美與時代同光
梁宇飛:丁汝昌投降圖登上讀物?海軍英烈應予
警方還原C6276次列車治安糾紛,吃瓜群眾心態(tài)
周志宏:“冒險漁夫”當不得
丁家發(fā):婚宴飯前打包應理性看待
郭喜林:為啥違法加蓋變酒店遭遇踢皮球?
周志宏:“住宿餐飲價格行為提示”的提示
蘭建蒙:“身入”基層,“心到”基層
魏芳:治理“拉鏈馬路”需有更多“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