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頁 傾聽民意 為民發(fā)聲 開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頁 > 社會民生 > 列表

鄧瑞應:楊修之悲

2018-07-07 08:51:11 m.oc3-line.com 來源:時評界 有0人發(fā)表了看法
[導讀]  楊修之才智,可與郭奉孝比肩。其性格為人,亦頗像郭奉孝。乃至于死亡之時,亦如奉孝一樣,死于兩軍對陣之前。奉孝死于身體疾病,而楊修死于曹操疑心之病,不亦悲乎?...

  作者:鄧瑞應 稿源:時評界 編輯:時小川

  楊修之才智,可與郭奉孝比肩。其性格為人,亦頗像郭奉孝。乃至于死亡之時,亦如奉孝一樣,死于兩軍對陣之前。奉孝死于身體疾病,而楊修死于曹操疑心之病,不亦悲乎?

  楊修之悲在于不自知,也不知人。修雖有才智,能為文章,然而其識人不足,自知乏術。

  楊修之悲在于胸無城府,不知韜光養(yǎng)晦。常有以己之心,度別人之心,豈不知“知我者,謂我心憂”。

  楊修之悲在于放任自由,我行我素。不畏權貴,不服權威,恃才傲物。

  楊修之悲在于混跡于曹氏政權之旋渦,死于權力斗爭之中心。

  楊修之悲在于善于謀國,不善于謀身。謀國不成,死于陣前。

  楊修之悲在于其心太柔,其情太盛,喜怒常行于色,不知掩藏于心。

  楊修之悲在于其家世太盛,盛極而衰,竟然是以修為終結。

  楊修之悲在于其為袁術之孫,袁術乃曹氏之敵人,終究不能夠獨完。

  楊修之悲,個人之悲,歷史之悲,人性之悲。楊修雖死,陰魂不滅。欲知古人之生存狀態(tài),以楊修為典范,可知一般。欲知文人在政權中,如何毀滅,觀楊修亦可知。

  操之殺修,足見修之陋,亦顯操之不足。修死半載,操即亡故。修死前大呼:“孟德老賊,吾于黃泉道上等爾!”果其然也!

  世人多笑修之不足,我卻多楊修之悲。正思諸葛之悲,反想楊修之悲,十分無奈,萬般悲哀,嗚呼哀哉!

更多

熱門關鍵詞:三國 反思 鄧瑞應 楊修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