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瑞應:楊修之悲
作者:鄧瑞應 稿源:時評界 編輯:時小川
楊修之才智,可與郭奉孝比肩。其性格為人,亦頗像郭奉孝。乃至于死亡之時,亦如奉孝一樣,死于兩軍對陣之前。奉孝死于身體疾病,而楊修死于曹操疑心之病,不亦悲乎?
楊修之悲在于不自知,也不知人。修雖有才智,能為文章,然而其識人不足,自知乏術。
楊修之悲在于胸無城府,不知韜光養(yǎng)晦。常有以己之心,度別人之心,豈不知“知我者,謂我心憂”。
楊修之悲在于放任自由,我行我素。不畏權貴,不服權威,恃才傲物。
楊修之悲在于混跡于曹氏政權之旋渦,死于權力斗爭之中心。
楊修之悲在于善于謀國,不善于謀身。謀國不成,死于陣前。
楊修之悲在于其心太柔,其情太盛,喜怒常行于色,不知掩藏于心。
楊修之悲在于其家世太盛,盛極而衰,竟然是以修為終結。
楊修之悲在于其為袁術之孫,袁術乃曹氏之敵人,終究不能夠獨完。
楊修之悲,個人之悲,歷史之悲,人性之悲。楊修雖死,陰魂不滅。欲知古人之生存狀態(tài),以楊修為典范,可知一般。欲知文人在政權中,如何毀滅,觀楊修亦可知。
操之殺修,足見修之陋,亦顯操之不足。修死半載,操即亡故。修死前大呼:“孟德老賊,吾于黃泉道上等爾!”果其然也!
世人多笑修之不足,我卻多楊修之悲。正思諸葛之悲,反想楊修之悲,十分無奈,萬般悲哀,嗚呼哀哉!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李忠卿:梅雨季節(jié),地下施工需有預案
李忠卿:用白開水替代服務費很不靠譜
郭喜林:“暴雨證明”是保險公司的愚蠢服務
韋其江:普天之下 皆為凡人
李建婷:在山東,觀中國發(fā)展
曾德鳳:魚之高尚
李忠卿:保安猥褻學生,我不感到意外
路園娜:退休廳官當村官 這種精神值得點贊
杜曄:涉毒藝人能否重返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