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退休老干部
作者:李民增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一日,去某銀行營業(yè)廳辦事,偶遇兩位老干部。一位是我的老同學。另一位聞名初次見面。都快八十歲了,聊起來很熱烈。十幾分鐘過去,在場每個人都收獲了不少歡樂。
其實,我們相互之間都很熟悉,知道各家都有不高興的事。但都不提,只說高興的事。那位老干部啦得最多。他是著名攝影家,全國有名,在國際攝影界也有一定知名度。他自豪地說接過一件國際什么組織的邀請函,拿給縣委書記看,書記想起以前的規(guī)定,痛快地簽了字,省了不少錢。
他說這件事的時候,得意地笑,我們也都為他高興。
他去過世界許多名勝區(qū),多半是領獎,免費。有時也自費。談起各地風光,他津津有味,極力建議我們去。他建議,如果有可能,最好去土耳其看一看,那里風景好。我問他怎么好法,他又答不上來。只是說:“您去看看就知道了。”這倒是實話。
正聊著,他妻子(我認識)從我們眼前走過。風風火火,一點也不像快八十歲的人。便與他開玩笑:“嫂子真顯年輕,跟50多歲的人一樣。”
那老干部笑笑,并不謙虛,而是解釋:“她好干活兒,家里的事都是她干。”看到我們羨慕的眼神,又說:“光那啦,關心我更沒法說。每天她先起來,到外邊看看,根據氣溫的高低決定我穿厚穿薄。”
正說著,女人回來了,看我們的眼光,意識到那老干部是說她,就說:“您別聽他瞎扯,沒正格的。”就笑。我們也笑。
生活是復雜的,人生在世,不可能都是高興的事。但幾位老人專挑高興的事說。自己高興,聽的人也高興。這就是做人的素質。有利于自己的健康,也有利于社會的和諧。正能量,值得提倡。
作者簡介:李民增,男。聊城詩人協會理事。中國鄉(xiāng)土詩人協會會員。作品經常在國內外發(fā)表,散見于多種報刊。出版有詩集《春雨瀟瀟》,詩文集《柳園漫話》。散文獲第三屆《中華情》全國詩歌散文聯賽金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租車注冊順風車,出了事故責任誰來擔?
郭喜林:為在毛坦廠中學陪讀女兒的母親點贊
李忠卿:前呼后擁式的暗訪難免會打草驚蛇
練紅寧:預約參觀,多此一舉的扯淡
李忠卿:免密支付會否透支用戶安全感?
王爽:23歲的孩子,難道還要過兒童節(jié)嗎?
李忠卿:身份歧視比乙肝病毒更可怕
曾德鳳:互聯網窺破你的隱私
于海新:未按時就寢遭勸退,教育更需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