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頁 傾聽民意 為民發(fā)聲 開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頁 > 時政財經 > 列表

周志宏:“月餅”之憂

2020-09-21 10:35:25 m.oc3-line.com 來源:時評界 有0人發(fā)表了看法
[導讀]  月餅生意紅紅火火,為中秋節(jié)增添了一抹節(jié)日的氛圍。然而,這些充滿節(jié)日氣息的月餅,真正能吃掉的有多少呢?有消費者表示,“每年的月餅都是個大問題,送不出去,自己也吃不下,最...
  作者:周志宏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中秋節(jié)到了。吃月餅、送月餅一直都是中秋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節(jié)前,親朋好友會相互贈送月餅以表中秋之“禮”;企業(yè)單位之間有的也會通過送月餅來聯(lián)絡“感情”。走上街頭,超市、商場內精裝的、簡裝的、散裝的、不同餡、不同風味的月餅堆滿貨架,象小山似的。“琳瑯滿目”,讓人眼花繚亂。月餅市場的空前“熱鬧”是自然的事。
  據(jù)廣西新聞網(wǎng)9月18日報道,9月16日上午,位于南寧市青秀區(qū)古城路的一家月餅店門口購買月餅的市民熙熙攘攘、絡繹不絕。月餅生產出來不久就能被搶購一空,有些口味甚至賣得斷貨。該店銷售部的盧女士稱,店里的生意從九月初開始就十分火爆,廠里24小時不停地生產月餅,仍然滿足不了市場需求。另一家店鋪的老板龍先生也表示,他們在古城路賣了七、八年的月餅,本以為受疫情影響今年的銷量會有所下降,沒想到今年比去年賣得還好,以往基本農歷八月初十就能賣完所有的月餅,今年估計會更早。
  月餅生意紅紅火火,為中秋節(jié)增添了一抹節(jié)日的氛圍。然而,這些充滿節(jié)日氣息的月餅,真正能吃掉的有多少呢?有消費者表示,“每年的月餅都是個大問題,送不出去,自己也吃不下,最后留著留著就過期扔掉了”,令人十分心疼。
  有人說,月餅吃不掉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不敢吃?,F(xiàn)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養(yǎng)生,而“身兼”高油、高糖雙重性質的月餅似乎一出生就帶著“原罪”。許多年輕人表示,自己并不是很愛吃月餅,因為太過油膩,如果吃,也只是吃一小塊而已。這似乎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吃月餅的方式。市民潘阿姨表示,自己平時吃小包裝的月餅,但會另外準備一個“大餅裝”的中秋節(jié)當天吃,寓意一家團圓??墒鞘忻嫔系拇笤嘛炆僬f也有1斤,很難一次性吃完。放在冰箱里留幾天就變味了,吃不了就只能扔了,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不止潘阿姨,許多人都表示,一個1斤重的月餅,家里通常要吃上三四次才能吃完。更多的情況則是,開封以后的大分量月餅很多都逃不過被扔掉的命運。筆者的一位朋友每年中秋節(jié)前都會收到很多盒月餅,這些禮盒里一盒就有7、8個月餅,很難吃完。不少商家也“吐槽”:月餅的規(guī)格大小和包裝一直以來并沒什么改變。
  一邊是不停生產的月餅廠商,一邊是“吃不完”的現(xiàn)實。熱鬧的月餅市場背后隱藏著的巨大浪費隱患,不免使筆者憂從中來。
  若要問憂什么?現(xiàn)在可以告訴你,憂商家月餅“供大于求”,賣不出去的月餅會被當“廢品”處理。更令人憂心的是,有無良商家將過期月餅留著下年制作新的月餅的餡,以坑害消費者,賺昧心錢。這絕非空穴來風,前些年就曾有媒體曝光過;消費者有月餅吃不完,過了保質期會扔到垃圾箱里去,這也是令人擔憂的。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飲浪費現(xiàn)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盡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就月餅生產而言,如何平衡創(chuàng)新和傳承,值得每一個月餅廠商多做深入思考。為避免月餅浪費現(xiàn)象,提升月餅的品質是一條有效途徑,也是亟需商家轉變觀念、創(chuàng)新理念,研究解決的現(xiàn)實問題。
  看來,月餅生產廠商不能再盲目生產了。有關監(jiān)管部門也不能無動于衷了。必須盡快拿出辦法來,在月餅的制作工藝和口味上多動些腦筋,順應各消費群體的需求,多研發(fā)一些低油、低糖、低熱量的健康月餅,沒準要比時下的月餅市場更能吸引更多消費者。
  當然,消費者選購月餅也需量力而行,吃多少買多少,送人也可以選擇少而精的月餅禮盒。可如此一來,那么多的月餅、那么多的精包裝月餅如何銷得出去、又如何吃得了呢?銷不出去、又吃不了,會怎么處理呢?總不會、也絕不能當著垃圾扔了吧?
  月餅市場,涉及到生產企業(yè)、監(jiān)管部門、消費者等方方面面。月餅安全、制止浪費不是小事。但愿筆者的“月餅”之憂只是杞人之憂。

更多

熱門關鍵詞:月餅 周志宏 中秋節(jié)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wǎng)站,由本網(wǎng)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wǎng)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