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琪:堅持問題導向 解決實際問題
作者:魏小琪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蘇軾曾在《赤壁賦》中寫道: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 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其實這就話的意思就是在說世間萬事萬物都處于變化之中。而面對變化之中的世界,我們必定面臨著新的問題,新的挑戰(zhàn),在這些問題和挑戰(zhàn)面前就需要我們不斷提升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不斷解決問題、破解難題。
年輕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政治能力是領導干部干好工作的先決條件。面對外面的世界,只有過硬的政治能力,才能不懼艱難險阻,不受花花世界的誘惑,任爾東西南北風,依然咬定青山不放松。作為年輕的干部,更要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積極學習馬克思主義相關理論知識,學懂弄通,用先進的思想武裝頭腦,做到與時俱進,終身學習,同時要對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保持敬畏之心,絕不做出有損黨的形象的事情,在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面前做“老實人”。
年輕干部要提高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過硬的政治能力,在思想上跟黨中央保持一致的同時,在實踐中,就需要不斷發(fā)現問題,發(fā)現問題不是說在問題出現以后再去研究,是要在問題出現以前就能夠評估出問題的走向,以防問題的不斷擴大,同時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當機立斷而不是優(yōu)柔寡斷,貽誤時機。在解決問題方面,我們要注重群眾的需要。群眾是我們解決任何問題都不可忽視的一方面。我們黨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只有牢牢依靠群眾,我們才能做到發(fā)展為了人民。
面對未來,挑戰(zhàn)、風險和機遇相伴相生,在這大有可為的時代,年輕干部更要用過硬的政治素養(yǎng),經風雨,見世面,不忘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牢記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使命,緊緊依靠人民,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加強政治歷練,切實增強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葉金福:“救命神器”AED應成地鐵車站的標配
王璇:2元買千張人臉照,如何堵“裸奔”漏洞
慕瑄:不要讓便捷的“刷臉”成為安全的漏洞
劉小強:立下凌云志、夢想能開花
申水英:“萬能的培訓班”背后折射出的本質
葉金福:預付式消費引入反悔權是一種消費保護
老母親的“提鞋”教育就是那最深的牽掛
夏芳菲:誰知盤中餐
讓抑郁患者回歸社會需要我們攜手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