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插隊被拒辱罵學生,抹黑了師道和世道
作者:李蓬國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5月11日,吉林長春。一高校老師插隊遭學生反對后暴跳怒罵的視頻引發(fā)熱議。視頻中同學們正在排隊,老師高聲質疑其不丟臉沒家教嗎。一同學回答其家教學的就是先來后到不插隊,老師稱從小學的尊老愛幼尊師重道不會嗎,讓其多讀幾本書,小心到社會上被毒打。當事同學稱這位老師是帶著一群學生插隊,他們要去考試也很急,但如果老師提前說一聲他們也會欣然接受。對此,長春工業(yè)大學南湖校區(qū)黨委書記表示會關注,會馬上啟動調查處理。(5月12日《海峽都市報》)
女教師插隊被拒后辱罵學生,厲聲訓斥他們“不尊師重道”“家教都不好,進入社會也會被毒打”。涉事女教師的言行令人錯愕,是對“師道”和“世道”的誤傷和抹黑。
前段時間,“兩女子插隊被制止當場發(fā)飆”事件引發(fā)廣大網友批評,足見人們對“插隊”這種違反公平原則、侵犯他人權利的行為普遍不滿。“不插隊”早已成了人人皆知、人人應該自覺遵守的基本道德要求??墒?,居然有高校老師不屑一顧,不當一回事。
正所謂“德高為師,身正為范”,身為老師,即便不能達到“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境界,但起碼應該懂得和遵守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并且以身作則,教育引導學生向自己看齊。倘若老師不僅做不到“德高”,甚至連社會平均道德水平都達不到,那他還什么資格以老師自居?倘若老師自己做不到“身正”,又如何“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教書育人”?
教師公然插學生的隊,暴露了她既不“德高”也不“身正”。對于這種不道德、不公平的行為,學生敢于指出和拒絕,無疑是正直的表現。涉事老師不僅不覺得羞愧,反而厲聲訓斥學生“不尊師重教”“家教不好”,如此無理聲高的傲慢姿態(tài)、榮辱不辨的謬論令人瞠目結舌。
視頻顯示,涉事老師插隊被拒后,辱罵學生“丟死臉了,家教都不好,還上學呢?”老師插了隊,自己不覺得丟臉,反而罵阻止她插隊的學生“丟死臉了”“家教不好”,真是不可理喻。按照她的邏輯,在面對老師插隊的時候,學生就應該欣然接受甚至熱烈歡迎,只有這樣做才能說明學生“要臉”“家教好”。
面對所謂“家教不好”的指責,學生反駁道:“我們的家教就是不能插隊。”接著,涉事老師就像“插隊被制止當場發(fā)飆”的當事女子一樣“瘋狂輸出”。她繼續(xù)大聲訓斥學生:“還尊老愛幼呢,尊師重道學哪兒去了?你還跟我××頂嘴呢。都覺得自己怎么著似的,到社會上就被毒打了!”
原來在涉事老師看來,無論老師做什么事,也不管對錯,學生都只能服從,否則就是“不尊老愛幼”“不尊師重道”。或者說,老師可以“無道”,但學生必須無條件“守道”;老師可以“為師不尊”,但學生必須無條件“尊師”。倘若學生們接受她這種“嚴于律人,寬以待己”的價值觀,那么,結果只有一個,就是成為跟她一樣的“兩面人”。
所謂“都覺得自己怎么著似的,到社會上就被毒打了!”無非是告訴學生,不要把自己當回事,也不要奢談什么“公平正義”,如果繼續(xù)這么“幼稚”“天真”,等到進入社會,就要被“毒打”。在這位老師眼里,社會就是“大染缸”,沒有什么公平可言。所以,她就在學生尚未踏入社會的時候,用自己的蠻橫無理,“言傳身教”地教育學生認清現實,學點人情世故,以免被社會無情“毒打”。
涉事老師不講師道,卻要求學生“尊師重道”,本身就是對“師道”的諷刺和誤傷;不守公德并“毒罵”學生,卻扯什么“社會毒打”,本身就是對社會和“世道”的抹黑。自身處于社會道德水平線以下,就不要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感覺良好了,這樣的嘴臉真的“好丑”。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郭喜林:歷史毒教材問責,需要多管齊下
游德福:鉚勁抓“四新”,老樹花開映枝“新”
戴蒙:見證汶川的改變 致敬不息的生命
展示高質量發(fā)展新圖景 講好高質量發(fā)展好故事
曹燦輝:解禁“路邊攤”還需跟進良好的放管服
周志宏:別讓“智能”家電困住銀發(fā)族
“捕捉千只蟾蜍被起訴”是一堂生動的普法課
郭喜林:華商走世界應成為永恒主題
周志宏:“狗主人不清狗便將被罰”契合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