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姐悄然離開了人世
作者:郭喜林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2023年5月6日上午,我先姐的小女兒程春鬧打電話告訴我,她母親昨天晚上不幸去世,享年90歲。聽到這個噩耗,心情非常沉重。她是我們姓郭家最長壽的一個,在長輩里的壽命沒有達到過這個年齡。
這是老天爺賜予她的長壽人生。其實,我先姐是從小沒爹沒娘的人。她的父親是我伯父,在抗日戰(zhàn)爭中不幸犧牲了。我的大娘后來因病去世,我姐只能在我父親和我姑姑的照料下長大嫁人。開始,我姐嫁到了后街村,她的丈夫是我的大表哥,兩個人有兩個可愛的女兒,大女兒名字叫小鬧,二女兒叫香萍。后來不知因為啥,兩個人離婚了,女兒留給了我表哥,我表哥特別疼愛自己的女兒。后來,我姐改嫁到了東谷坨村的姓程家,我的第二個姐夫叫程安堂。
我姐改嫁東谷坨之后,有時也到后街村大女兒那里住上一段時間,他和我表哥見面也說話,兩個人離婚之后并沒有成為不能見面的仇人,這在農村也是非常少有的。而且,我姐有時是和改嫁后的第二個丈夫看望大女兒的,我表哥是熱情招待,絕不拒之門外。
我姐嫁到東谷坨村之后,又生下了一個女兒和兒子。他們姊妹兩個都很可愛,我在老家的時候逢年過節(jié)都要去東谷坨村走親戚。主要是因為我三姨嫁給了東谷坨村,每年去東谷坨走親戚時母親娘家人的兄弟姐妹們都要去。而且,都帶著孩子去走親戚。我們的走親隊伍一二十個人,可以說是浩浩蕩蕩,到東谷坨村走親戚那是非常顯眼的。
更為巧合的是,我姐和我三姨是一個院的鄰居。到了吃飯的時候,我姐就會到我三姨家叫我到她家吃飯。而且,姐夫也是非常熱情的?,F在回憶起來,真是兒時最美好的青春記憶。
記得,我姐做的山西臘八飯是非常甜的。她把臘八飯存放在砂鍋里,冬天放一個月都不會壞。她知道我父親喜歡吃甜食,每次去了她都要用攤餅子的小鏊放上食用油翻炒,炒熱之后吃起來既甜又香?,F在想起來,我都會口舌生津,讓人回味無窮。要知道,那時候家家戶戶都窮啊!不像現在什么都不缺。僅有的一點食用油都是用來招待親戚的,自己怎么也舍不得用。
那時候,走親戚的最大好處是既能吃飽肚子,又能吃上好吃的。所以,年輕人都想和父母一起走親戚。那時候的親戚,真是天衣無縫的親情關系。父母帶著孩子走親戚,就是為了讓孩子們之間相互認識,并加深親情關系,不能在路上見了互不相認。尤其是有了困難的時候,要相互幫襯,不能相互拆臺。
記得,文化大革命期間,我二奶去世的之后,我姑和我姑父與我父親在一起商量如何解決以后兄弟姊妹們之間的家務事,如何讓我先姐在娘家有個落腳點。因為,我姑和我姑父都在縣城生活,我姑父有重要公務在身,顧不上家里的生活瑣事。我父親就主動承擔了這些事,讓我姑父安心工作。我姐聽說自己從東谷坨村來土河給長輩上墳祭奠,她可以落腳在我們家時,她非常高興。她不嫌棄我爸是大右派,她說四叔是好人。
但是,有一次不知我姐受到了誰的挑唆,要和我父親這個大右派劃清界限,一刀兩斷。并且大吵大鬧到了大隊干部那里,大隊干部不分青紅皂白,說是我父親的不對,同意我姐和我們一刀兩斷。村干部解釋說,我姐是烈士子女,她的要求受保護,右派不受保護。事后沒多長時間,這件事情傳到了我姑和我姑父那里。于是,他們專門從晉城回到東土河處理這件事情,他們說大隊干部的調解是錯誤的,我姐斷親的要求更是錯誤的。說我姐不能恩將仇報,你四叔是最心疼你的親人。不能聽從別人的挑唆,自己要有自己的主見。并嚴厲批評了我姐,我姐哭著鼻子回到了東谷坨。
我父親1978年平凡官復原職之后,我姐多次向我父親道歉,說自己過去太不懂事了。我父親說,過去的事已經過去了,不要再提,每個人都有缺點錯誤。過去不懂事,不要緊,改正就是好孩子。只要你能把一家人的日子過好,我就心滿意足了。我姐說,她一定牢記在心。
我父親在世時,從新鄉(xiāng)回老家探親訪友,曾經兩次到東谷坨看望我姑和我姐。我父親曾多次和我說,你姐是個苦命人,從小沒爹沒娘,我不心疼誰心疼。
我姐夫去世之后,我姐在小女兒的精心照料下獲得了長壽,這應該是她的驕傲與自豪。尤其是她的心態(tài)非常好,啥事都想得開,與世無爭;尤其是國家對于烈士后代的政策好,每月還能領到國家的生活補貼。應該說,這是我姐的長壽秘訣;應該說,她的長壽人生是我伯父用生命為自己的女兒換來的。我相信,我姐明白自己的幸福生活是怎么來的,絕不僅僅是子女們的孝順。
我先姐悄然離開了人世,我希望她在九泉之下無憂無慮,并獲得更為美好的幸福生活。而且,不用忍受任何病痛的折磨。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徐蕾:品味務實擔當的好“淄味”
廖衛(wèi)芳:為舉辦“社區(qū)鄰里節(jié)”叫好
游德福:逐浪數字“新藍?!?,跑出發(fā)展加速度
沈宏勝:教育孩子何須脫光衣服
朱波:文旅局長全網“出圈”更要“出彩”
喂大熊貓吃玉米芯被終生禁止參觀的警示意義
郭喜林:不能讓村治安隊成為村干部的喪家之犬
多次往奶茶里放頭發(fā)敲詐商家,刑罰伺候就對了
周志宏:放風箏不能忘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