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頁 傾聽民意 為民發(fā)聲 開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頁 > 時政財經(jīng) > 列表

“父母失信,子女受限”,治老賴不該搞“連坐”

2018-07-13 07:59:15 m.oc3-line.com 來源:時評界 有0人發(fā)表了看法
[導讀]  這篇題為“兒子今年考上北京知名大學,卻差點因爸爸的一個舉動無法被錄取!”的報道,顯然是被當作正能量來傳播的。由于自己失信影響兒子讀大學,這位老賴父親后悔不已,立馬還清...

  作者:李蓬國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今年高考中,溫州蒼南饒先生的兒子發(fā)揮出色,考上了北京某知名大學。正當一家人沉浸在喜悅之中,學校卻來電說兒子可能無法被錄取。原因是饒先生的一個舉動:欠銀行20萬貸款不還已兩年多。這下饒先生才意識到問題嚴重了……(7月11日青年時報)

  這篇題為“兒子今年考上北京知名大學,卻差點因爸爸的一個舉動無法被錄取!”的報道,顯然是被當作正能量來傳播的。由于自己失信影響兒子讀大學,這位老賴父親后悔不已,立馬還清了拖欠銀行兩年的20萬元。這個案子在治理老賴方面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部分網(wǎng)友留言表示支持,有的說“不講信用是要付出代價的,支持!”有的說“看似簡單粗暴,其實方法有效。”

  可是,“有效”就合理嗎?我以為不然。“父母失信,子女受限”的做法,雖然對于治理老賴管用,甚至效果立竿見影,但很容易用力過度,株連無辜。

  就上述事件而言,兒子考上知名大學,卻因為父親失信差點被拒錄,顯然是株連,侵犯了孩子的接受教育的合法權利。既然是父親失信,就應該采取限制高消費、限制出境或乘坐高鐵等方式,倒逼其還清債務。豈能因為父親沒有還清債務,銀行就聯(lián)手高校,通過威脅取消兒子讀大學資格的方式,來逼父親還債?

  涉事老賴擔心兒子受牽連,很快還清了20萬元,貌似取得了“一箭多雕”的效果:既“震懾”了老賴,又讓銀行收回欠款,還不影響孩子讀大學。但株連本身就侵害了無辜者的合法權利。這種錯誤的做法,就好比前段時間河南省信陽縣為抓飛賊而“株連三代”,以及廣東省惠來縣鰲江鎮(zhèn)10戶家庭的房屋被噴漆“涉毒家庭”一樣,都是對無辜受牽連者人格權、榮譽權等合法權益的侵犯。

  上述報道還列舉了蒼南縣法院今年以來辦理的多起“父母失信,子女受限”的案件,無非是為了進一步證明這種治理老賴的方式“很暴力,但很有效”。今年5月份,該法院執(zhí)行法官獲悉被執(zhí)行人吳某的兒子在當?shù)氐乃搅W校就讀,立即向該校發(fā)函,闡明吳某已被納入失信被執(zhí)行人名單,子女就讀高收費私立學校屬明令禁止行為,要求該校不再接收該生就讀。事實上,這種做法本質上是限制老賴家長高消費行為,就算孩子不讀高價私立學校,還可以讀公立學校或學費相對不高的私立學校。因此并沒有剝奪孩子接受教育的權利,不屬于株連。但絕不能因此就以為“父母失信,子女受限”合理有效,無可非議。

  近年來,各地已經(jīng)發(fā)生多起“父親是老賴,兒子不能考公務員”事件,涉事單位都把這種“以毒攻毒”的違法行為,當作治理老賴的有效手段,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總之,治理老賴也要講原則,守法律,不能為了“效果”而株連無辜。否則,也是一種耍無賴,對債主而言實現(xiàn)了利益最大化,對法律和無辜者而言,則是傷害的最大化。

更多

熱門關鍵詞:老賴 子女 父母 李蓬國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wǎng)站,由本網(wǎng)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wǎng)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