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加強基層治理 構建基層發(fā)展新格局
作者:羅文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近期,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意見》,《意見》指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機制全面完善,基層政權堅強有力,基層群眾自治充滿活力,基層公共服務精準高效,黨的執(zhí)政基礎更加堅實,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
我們黨推動黨建引領創(chuàng)新基層治理,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進一步帶動我國社會治理水平邁上“新臺階”,是加強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有力舉措。
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提升治理能力水平,社區(qū)是關鍵。要發(fā)揮街道社區(qū)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城市基層黨建示范提升工程。著力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guī)范化建設,持續(xù)增強黨支部“五化”建設質效。選優(yōu)配強社區(qū)干部、黨員隊伍,積極推進社區(qū)“兩委”班子成員交叉任職。社區(qū)是與群眾聯系最緊密的部門,社區(qū)干部形象往往代表黨和國家形象。常態(tài)化從嚴管理社區(qū)“兩委”班子,建立健全社區(qū)干部任期目標管理、年度評議考核、規(guī)范“微權力”運行等制度機制。對于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倒排,應抓實抓細“六個一”整頓措施,健全街道聯點領導定期到社區(qū)指導工作機制和整頓驗收責任機制。
健全自治共治機制,凝聚基層治理合力,黨建要引領。通過強化政治引領、打造戰(zhàn)斗堡壘、凝聚紅色力量,推動黨的政治優(yōu)勢、組織優(yōu)勢和群眾工作優(yōu)勢轉化為治理優(yōu)勢,把黨的力量和主張傳遞到“神經末梢”“最后一公里”。干部在本職崗位中、急難險重任務中發(fā)揚擔當精神,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夯實基礎,貢獻力量。要廣泛動員干部積極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通過參加主題黨日活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聯系困難群眾、確定服務項目、認領微心愿、提出合理建議等形式,參與到社區(qū)和農村的建設、管理、服務中,讓黨員在基層治理中發(fā)揮作用、為民服務。
基層治理國家治理的基石,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相輔相成,直接決定著經濟社會是否能持續(xù)發(fā)展、繁榮和穩(wěn)定。我們應結合工作實際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以奮斗姿態(tài),為國家經濟發(fā)展貢獻力量。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zhàn)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fā)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曹燦輝:不讓“啃小”變“坑小”正當時
殷建光:為風雨7月的《致橡樹》牛年版點贊!
侯志慧是在拼搏中成長的女子舉重運動員
丁家發(fā):任何理由都不是拒收現金“擋箭牌”
廖衛(wèi)芳:讓“學游泳”成為暑假里的一道必修課
維揚書生:“提職考法”的標本意義
丁家發(fā):“開車濺人一身水”被處罰一點不冤
袁媛媛:升學、擇校“托關系”,難為了誰?
曹燦輝:“虛擬”孤兒騙取補助 實在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