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頁 傾聽民意 為民發(fā)聲 開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頁 > 時政財經 > 列表

周志宏:警惕奢侈品舊包改造“侵權”

2023-05-20 08:57:44 m.oc3-line.com 來源:時評界 有0人發(fā)表了看法
[導讀]  可隨著生意的火熱,市場的亂象也浮出水面,改款包不僅可能會存在“一眼假”等問題,更有商標侵權的風險。...

  作者:周志宏 稿源:水平 編輯:洪小兵

  5月18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調查發(fā)現(xiàn),部分奢侈品維修護理店中興起了一門新生意——舊包改造,有商家一個月排單量達到了100多件,還有的改包周期長達4個月。(北京商報5月19日)

  貝恩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境內個人奢侈品市場規(guī)模為4710億元,是2019年的兩倍,預計到2025年,中國將成全球最大個人奢侈品消費市場?,F(xiàn)在不少女性手里都有幾個閑置的奢侈品包,難怪近兩年改包的需求明顯上升。

  可隨著生意的火熱,市場的亂象也浮出水面,改款包不僅可能會存在“一眼假”等問題,更有商標侵權的風險。

  調查發(fā)現(xiàn),目前市面上舊包改造服務,常見的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消費者自行提供家中閑置的老舊奢侈品包作為料包,改造成當季新款或定制款,收費按款式工藝不同一般在1000-3000元不等;另一種是在顧客沒有舊包的情況下,商家提供出售奢侈品正品皮料的服務,再進行改造或直接出售改造完成的包,成品售價一般在專柜價的五分之一左右。以LV手袋的NANO SPEEDY為例,改成該款式的加工費在2000元左右,而專柜售賣的NANO SPEEDY手袋價格為12800元,也就是說只需不到六分之一的價格就能買到“同款”,讓不少消費者為此動心。

  隨著加入改包隊伍的消費者越來越多,這門看似劃算的生意也成了吐槽的“重災區(qū)”。有消費者去年花了1880元將一個用了很多年的LV NANO中號改成了“薯條包”。但是,到手后發(fā)現(xiàn)老花的位置和正品根本不一樣,可以說是一眼假。店家解釋說是NANO中號尺寸不夠,沒有辦法做成對花,可這些問題在前期溝通的時候并沒有提出。不僅如此,有的消費者花費了數千元后,手里的真包竟然成了無法回收的假包。在社交媒體的相關博文中,有不少消費者評論稱,“后悔中,真包換假包還虧幾千手工費”、“改了一次沒背過,花錢買個比假包還假的改包”,真夠坑人的。

  經改后的奢侈包無法與正品畫上等號是板上釘釘的事。這是一個嚴峻的事實,更嚴峻的是,這意味著改包商家可能存在著侵權之嫌。

  相關律師表示,是否涉及侵權主要取決于商家出售的是改包服務還是商品,如果是按照顧客要求將奢侈品包改成其他款式,最終供消費者自己使用,則不屬于商標侵權;如果商家自行出售保留原包品牌LOGO或冒充原包品牌LOGO的商品則屬于商標侵權行為。

  據上海一家媒體報道,2022年底,長寧警方聯(lián)合松江警方破獲了全國首例涉及奢侈品箱包拆改的案件,對打著“舊款翻新”幌子,售賣假冒奢侈品皮包牟利的犯罪團伙實施了全鏈條打擊。目前,嚴某某等30余人因涉嫌假冒注冊商標罪已被長寧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這不止是一個訊號,更是一記警鐘。

  奢侈品舊包改造須警惕“侵權”風險。侵權就得“吃官司”,就得擔責任。有法律人士表示,所謂改包行為是否侵權主要取決于商家出售的是改包的服務還是改后的商品,“對于來包加工,即按照消費者要求將奢侈品包改成所需的款式,最終供消費者自己使用,對于品牌方而言,應適用權利用盡原則,即消費者要求改包的行為并不侵權。改包店鋪提供的不是奢侈品包這種商品,而是改包的服務,改包店鋪提供的服務與品牌方的核準注冊商品不屬于相同或類似商品,不屬于商標侵權行為”。但是,這位法律人士進一步指出,對于購料加工銷售,即店鋪購買二手奢侈品包,改成新包并銷售,這種制作方式會保留原包品牌LOGO,銷售時也可能直接冒充原包品牌的商標。這種行為屬于侵犯他人商標權的行為。此外,將某款包的皮料用于制作其他品牌的包,或者直接模仿某品牌的包型,這種只模仿包型,不使用帶有品牌方商標的皮料的行為是否侵權要看該品牌方對該包型是否擁有外觀設計專利權或著作權,如有則構成侵權。

  客觀來講,改包生意火熱是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表現(xiàn),也是一定形式的定制服務,不僅能變廢為寶,也可以降低重復購買成本,這個“可以有”。但是,必須守法經營,力戒商標侵權風險,更須防止給假貨以借口和機會。堅持以質量和信譽贏得消費者、占領和擴展市場,惟如此,才會有良好的發(fā)展前景。

更多

熱門關鍵詞:侵權 奢侈品 周志宏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lián)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lián)系,聯(lián)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